查看原文
其他

从4000万片酬到20亿市值:徐峥的“进化论”和“资本论”︱穿越

2015-10-21 张晓君 无冕财经


这是一个明星的励志故事,也是他从演员到投资人的创业史——从“春光灿烂的猪八戒”到香港上市公司的第二大股东,徐峥应验了适者生存的“进化论”,也完成了从生产资料到资本家的“资本论”。


尽管争议声不断,但徐峥的《港囧》最终仍然以接近20亿元继续登顶华语2D电影票房冠军。而更值得让人玩味的是,徐峥凭借此部电影,完成了由一个演员、导演到创业者、投资人的转变。


除了已经落袋为安的1.5亿元票房净收入转让权益外,作为受让方21控股(01003.HK)的第二大股东,徐峥凭借在该公司的19%股权,身价增加至将近20亿元。



▲创业者徐峥。


如今,游走在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徐峥,已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新的一番见解与方向。


“创作本身是一门艺术,特别是当你背后有资本,面前有观众,你站在当中又有自己的思考的时候,这绝对是一门高难度的艺术。”在徐峥看来,当下要做好的商业电影太难了,就像是在走钢丝。


1
进化史:演员,导演,投资人


2010年6月4日,小成本制作《人在囧途》正式上映,上映首周票房700万元,上映三周票房累计3300万,上映四周票房累计4650万,成为当年电影市场一匹十足的黑马。


而徐峥和王宝强的组合带来的市场效应也超出大家的想象。在那次拍摄结束之后,徐峥第一次冒出了做导演的念头。而在此前,演话剧出身的徐峥先后凭借电视剧《春光灿烂猪八戒》以及电影《疯狂的石头》、《爱情呼叫转移》等,向观众展示了其喜剧天赋。



▲人在囧途系列。


“《人在囧途》的时候,我没有机会参与剧作,或者说没机会参与更多,因为毕竟不是我在主导。”徐峥想自己来控制一把,把做演员时经历过无数次的种种遗憾和不甘,尽情弥补一次试试。


虽然已经是知名演员,但徐峥第一次尝试做导演时,依然经历了所有新导演遭遇的种种难堪和艰辛。最终,他在光线总裁王长田的办公室里,用40分钟讲完了故事,并成功让光线成为了电影出品方。


2012年,由徐峥自编、自导、自演的喜剧电影《人再囧途之泰囧》,上映5天票房突破3亿元,刷新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,并最终以12.69亿票房维持了三年华语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。自此,徐峥被冠上了“票房导演”的头衔。


而这标签也给徐峥带来了莫大的压力。在《港囧》里面,徐峥不仅是导演,还是投资人。但在电影公映一天之后,盗版就在网络上出现了,令人始料未及之余,也把原本就压力山大的徐峥,推到了和自己在电影里一样无奈的囧境中。


在上一次,虽然《泰囧》最终票房有12.67亿元,但拼死累活的徐峥,最终拿到手的仅是为数不多的导演费,以及光线老板王长田赏赐的10%利润分成,总数也就大约4000多万元。


因此,在《港囧》中,徐峥已经不甘心做一个导演,他要把《港囧》作为自己事业的又一个转型——做投资人。



▲徐峥和他的“囧”系列。


首先,徐峥在一开始与投资方谈时,不再仅限于去拿一点累死累活的导演费,而是要求拿到《港囧》这部电影47.5%的票房净收入。


然后,就是运用资本运作中经常使用的收益权转让手段,将47.5%的《港囧》票房净收入收益权以1.5亿元的价格,转让给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(01003.HK)。


21控股,原先是一家物业代理公司,但在今年5月13日,徐峥联合阿里影业前主席董平、导演宁浩,联手控股了这家上市公司。至此,徐峥解决了导演最头痛的融资难题的同时,也完成了由演员、导演到创业者、投资人的华丽转身,剩下的,就是票房了。


2
资本运作:身价暴涨路径


在对21控股资本运作中,徐峥以1.75亿港元,认购21控股扩大股本后的19%股份,成为第二大股东。发行完成后,21控股主业由提供物业代理转而聚焦娱乐及媒体相关领域,并更名为“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”。


而新股发行所得融资合计约6.77亿港元,其中5.2亿港元将用于制作6部电影,当中3部由宁浩或徐峥完成,另有1.57亿港元用于3-4部电视剧的制作。


《港囧》不仅是21控股转型的第一炮,也是徐峥转型的第一炮。如果《港囧》大卖,意味着作为公司第二大股东的徐峥迎来了身价暴涨机会。在此之前,票房对投资公司股价的影响不乏先例。



▲《港囧》的资本运作模式。


比如,2012年底《泰囧》上映前后,光线传媒股价一度飙升逾75%。2010年周星驰借壳比高集团,《西游降魔篇》在上映前就促使其股价暴涨近50%。当初阿里影业借壳文化中国上市、找赵薇当明星股东后,股价最高暴涨175%。进行该项资本运作的,正是董平。


这样说,欢喜传媒很可能成为下一个阿里影业。若徐峥是以0.4港元配股成功,至今已坐收930%涨幅,个人拥有其中18亿港元市值。加上之前已经落袋为安的1.5亿元票房收益转让收入,徐峥身价一下子飙升至20亿!


这样,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徐峥在《港囧》出现盗版后如此忧心忡忡了。


“从昨天起《港囧》在网上盗版出现有规模有组织的投放,到现在已经猖獗得不行了……很多贴吧给的链接还有网盘都能直接看……便捷到手机端可以随便点开看全片。义正辞严的话不想多说了,这是行业的灾难,请朋友圈高手赐教处理方式,私信我,谢谢!”


——9月27日上午,《港囧》正式公映的第三天,徐峥在朋友圈发了这条消息。当日,影片票房2.25亿,三天累计票房6.8亿,这也是内地第一部连续三日票房过2亿的电影。不过,徐峥仍然不敢怠慢,依然没有停下宣传的脚步。


某节目录制现场,栏目制片人和节目组的朋友走进来寒暄,了解他和《港囧》的近况。徐峥说:“我从来没有做过这么难宣传的电影。”


就算在后来的其他节目录制现场,徐峥也坦言:“确实很有压力。”“观众都看过《泰囧》,他们希望《港囧》也有一个这样的票房数字,他是带着这样的一种期许来看我们这个电影,所以那一份期待,会变成我们的一个压力。”徐峥说道。


3
资本论:在艺术和商业之间


和《港囧》里的主角一样,徐峥也是在1994年大学毕业。之后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担任演员,后来因为话剧在当时的不景气,徐峥开始转到影视圈接拍电视剧。而参演一部在《港囧》之前的话剧,让徐峥对资本有新的觉悟。


在《港囧》上映之前,徐峥参演了上海话剧中心的一部话剧《资本论》。“我们这个戏是2010年创作的,当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,剧院领导让我们拿马克思的《资本论》做一台戏。”导演何念说。


在《资本论》里,徐峥出演的角色就是自己。



▲徐峥和资本论的主创人员。


“这个戏讲的就是话剧艺术中心让我排一台话剧叫《资本论》,我不知道怎么样来排,结果在一开始演出的时候我就罢演。中场停下来,我开始向观众发起募资,让观众作为天使投资人来投我们这部戏。结果拿到这笔钱之后,我发现,我不用排这部戏,我可以多排几部,然后我开始压榨劳动力。排完以后,我一下有了这么多戏,我就想应该打包上市。然后就去和传媒公司谈。”徐峥说。


“我已经看到它具有一种良性发展的可能性,但同时我也看到所谓的文化公司被资本市场所主宰。同时,资本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巨兽,它一步一步地把你吞噬掉。最大的改变就是生活方式上的改变,比如说你一个礼拜本来可以休息三天,但是一旦你进入资本市场,你就没有资格休息了,资本和贪婪逐利的人性会驱使你不停地向前。”就这样,徐峥通过话剧《资本论》完成了对资本的体察。


这正是徐峥目前所面对的现实,在艺术创作和商业资本之间如何把握平衡,做到不失初心、游刃有余。《资本论》给了徐峥不少启发,也是徐峥本人比较喜爱的一部舞台作品,它在荒诞的笑闹里不失批判的力量。


“它演早了两年,现在演非常合适。从它上演到现在,3年过去了,剧里所有的事情都在我们身边一点点应验和发生。”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,徐峥发现身边所有人都在讨论新三板。


“但文化产业作为无形资产的创作者和有形资产的结合,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非常非常重要。”徐峥认为,创作者和资本,以前无非都是传统的雇佣关系。但在今天这样的市场环境下,大家都想看看创作者能否成为一个公司的主导。


“我们想看看这种结合,能不能有更多创作文化品牌的可能性。就像当年房地产强势发展一样,没有钱你盖不了房子。”在徐峥看来,做文化也是一样,没有资本寸步难行。当大量的资本涌入文化领域,总归是一件好事,“只要做的是绿色环保无污染就好”。


版权声明:

本文由无冕财经原创,版权归无冕财经及作者所有。如需转载,请务必联系我们(微信号:EudoraTian),未经授权,转载必究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